声动论坛第三期暨国际音频工程学会(AES)北京分会特别活动成功举办
2024年11月23-24日,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真力中国协办的“声动论坛”第三期暨音频工程学会(AES)北京分会特别活动在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报告厅和声音学院音乐录音棚成功举办。本期活动主题为《沉浸式三维声制作前沿:创作·感知·人工智能》,特邀请来自国内外9所著名高校的研究者以及活跃在声音创作和音频技术运用一线的专家,共23位专家、学者前来分享他们在三维声领域的创作经验和研究成果。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专业音频工作者和高校师生积极参与,共33所高校、10家广电机构、4家电影厂、18家覆盖电影、电视、音乐、游戏领域的声音制作单位、10家专业音频企业、3家演出机构、3家研究机构、3家出版机构等,一共80多家单位的300多位专业人士和高校师生前来参会。
PART 01
PART 02
论坛活动为期两天,设置了图书馆报告厅主会场及音乐录音棚分会场,分别展开主题报告和三维声大师工作坊活动,同时于S楼B3中厅进行实时直播,并在主会场论坛结束后在报告厅直播工作坊内容,实现多点联动,同步交流。
主会场
主会场的论坛从“声音感知”主题出发,多领域专家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切入,解读人耳听觉与空间音频。对比于传统立体声,三维声在很多方面都有着较大差异,衍生出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基于三维声领域的进步,专家、学者们汇报了对听音主客观评价的前沿研究,介绍了人耳的听觉感知方式。技术专家们基于耳机监听中的三维声渲染,对相关技术及参数作出介绍。
人工智能这一新技术的到来,给声音相关领域也带来了新的可能。高校教授基于AI技术与音频领域的融合,带来多场精彩绝伦的讲座分享,解读AI音频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分析了新技术为音频制作带来的影响。
23日论坛主题包括
盖瑞·戈特利伯(Gary Gottlieb)(AES候任主席):《听起来怎么样?音频的演变》
河原一彦(Kazuhiko Kawahara)(AES亚太区副主席、九州大学副教授):《音质主观评价的真正价值》
王鑫(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空间音频的主客观评测分析》
托马斯·伦德(Thomas Lund)(真力技术专家):《听觉包围感:听觉过程中对于情感影响的主要驱动因素》、《监听耳机的频率响应感知》
24日论坛主题包括
魏可(Victor Canellas)(WSDG高级代表):《沉浸式录音棚设计:北京电影学院音乐录音棚设计深度解析》
阿奇·玛基维塔(Aki Mäkivirta)(真力首席技术官CTO):《耳机监听中的个性化HRTF及音频渲染》
福劳伦·卡梅拉(Florian Camerer)(ORF高级音频工程师;EBU响度小组主席):《通往响度涅槃的努力:EBU围绕R128的最新发展》
托马斯·伦德(Thomas Lund)(真力技术专家):《声暴露与响度/对白比》
刘京京(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研究员):《声学超表面及其在声场调控中的应用》
曲天书(北京大学副教授):《基于球阵列的三维声场录制与重建》
孔秋强(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基于人工智能的音乐转录、理解和生成》
李荣锋(北京邮电大学讲师):《中国音乐的声、韵与人工智能——数据集构建》
李伟(复旦大学教授):《声音与音乐计算技术简介》
分会场
分会场的三维声大师课同样引人入胜。棚内的座位采取按场次的轮换机制,确保每位观众都有机会进入棚内,置身于绝佳的重放环境中,聆听嘉宾们的录音作品与创作心得。正式讲座前开展了学生作品点评的特别活动,嘉宾们现场对四位同学的作品进行指导,同学们都在这次宝贵的交流机会中受益匪浅。
分会场的大师课以“音乐三维声录音与制作”为主题,专家学者们倾囊相授,从同期现场录音到后期制作与混音,全面剖析了三维声制作的技术与经验,详细对比不同形式音乐在三维声制作上的差异,更提出诸多三维声制作的前沿理念,激发了现场观众的热烈交流互动。
23日三维声大师课包括
曹勐(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古典音乐的沉浸式三维声录制》
娄炜(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特聘教授):《三维声混音中的兼容性问题讨论》
黄鹏(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教师):《彩虹合唱团与沉浸声录音》
张一龙(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三维声空间录与制模式探讨》
托马斯·伦德(真力技术专家):《2L格莱美获奖作品播放及浅析》
冯汉英(真力中国总监、古典音乐录音师):《室内乐的沉浸式三维声录制:从音乐厅到录音棚》
福劳伦·卡梅拉(ORF高级音频工程师;EBU响度小组主席):《从维也纳金色大厅到冰岛——三维声环游世界》
24日三维声大师课包括
托马斯·伦德(真力技术专家):《2L格莱美获奖作品播放及浅析》
曹勐(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常见三维声传声器阵列的对比分析》
李岳松(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教授):《重塑与再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音乐的全景声制作》
杨震(星海音乐厅副主任兼首席录音师):《音乐会现场沉浸声录制》
杨杰(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教师):《沉浸式音乐混音:我的观念转变与实践案例分享》
张步若(走起音频RSS联合创始人;录音师、混音师、母带工程师):《空间音频混音案例分享与混音模板设计》
鹿楠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级录音师):《观念与实践:沉浸声音乐录音与混音的风格》
李大康(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沉浸声音乐节目的录制实践与探讨》
两天马拉松式的主题演讲和三维声大师课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多,观众带着饱满的热情参与了这场学术盛宴。活动尾声,李大康教授带来压轴分享,动人心弦的作品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伴随着分享的结束,全场掌声经久不息。
随后,王珏教授致闭幕辞,衷心感谢各位嘉宾奉献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交流盛会,也感谢了活动背后全体师生和真力员工的辛勤付出,并正式宣布本次声动论坛活动圆满落幕。
声动论坛第三期暨音频工程学会(AES)北京分会特别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国内外音频专业人员的学术交流迈出了新的一步,也标志着音频工程学会在中国的特别活动正式落地。以此为契机,北京电影学院将继续搭建好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业内一线工作者持续交流的平台,和行业同仁们共同努力,共同促进音频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