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霍纳电影配乐赏析–《勇敢的心》
同期录音网詹姆斯▪霍纳专题报道
詹姆斯.霍纳是好莱坞最具传奇色彩的电影音乐大师!一夜成名,让他瞬间将登上事业的高峰。詹姆斯.霍纳也是好莱坞最具争议的电影配乐家!鲜明的创作特点,让他饱受非议却又不可取代。
1995 ,电影《勇敢的心》在美国横空出世,并且在第二年的68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在全球取得了骄人的票房成绩。
影片根据十三世纪末苏格兰的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带领人们反抗殖民统治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成。为了更好地描绘和配合这部情感真挚情节跌宕起伏的传奇史诗大片,作曲家詹姆斯.霍纳对特色乐器风笛(起源于罗马,当时作为一种行军、集结的乐器)的运用给人留下了难得的印象!苍凉的风笛配合着交响乐队完成了一段段气势磅礴荡气回肠的音乐,与画面剧情环环相扣,可以称得上是完美之作。从此不仅风笛成了霍纳作品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爱尔兰民族音乐元素也被他频繁的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当中。
故事发生在十三世纪苏格兰沟地的青山绿水间,在影片开始,霍纳首先借鉴了过去的手法,以序曲的形式以一首短小的交响乐预告了苏格兰民族英雄华莱士一生的奋斗历程。事实上,影片拍摄时的绝大部分外景取自爱尔兰。所以霍纳在配乐中所使用的风笛也选用了爱尔兰风笛。爱尔兰风笛在独奏时更能营造出哀婉凄美的氛围,在烘托出苏格兰人民所遭受的压迫和苦难,以及主人公不幸经历的同时,也为影片渲染了史诗般宏大的氛围!
霍纳为影片创作了2大音乐主题,英雄主题和爱情主题。并采用了多种手法展现这两段主题,每种不同的配器手法都表达出了不同的情感意味。
主题音乐Ⅰ
主题音乐Ⅰ的音调很有感染力,整个旋律线的起伏比较大,也称“英雄主题”。它采用了变化重复的二句体乐段结构,以每两小节为一乐节来看,旋律线先是九度的迂回上行,在上行中,通过一小节的音阶式直线上行下行的迂回为之后的上行八度大跳蓄积力量,然后再继续上行级进依靠长音d2的停留来平衡其紧张度,紧接着是九度或十度的迂回下行,下行的过程远没有上行时那么突然,而是采用级进或是三度小跳逐渐下行。另外附点节奏的广泛运用,推动者音乐向前发展。
第一主题,最先出现在一个秘密悼念活动。夜色中,威廉的父兄的墓地里,几位笛手中的剪影朦胧可现,奏响的是为了自由而战死的烈士的挽歌,带者风笛特有的苍凉与悲凉。电影的末尾,苏格兰人民在华莱士死后再现抗击英军,他的剑被战士抛向天空,划过天穹,插在苏格兰广袤的土地上,剑柄的绶带迎风飘飘,萧凉的风中回荡着风笛吹出的同一种旋律,其中已不再含有凄凉,从带有金属声音的风笛乐声中隐隐听出刀剑的铿鸣,含着一种庄严而悲壮的情绪,挽歌成了战歌。
主题音乐Ⅱ
主题音乐Ⅱ是一段略带忧伤的旋律,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也称“爱情主题”,这段音乐完全展现了詹姆斯.霍纳唯美华丽、充满诗意的的配乐风格。它和主题音乐Ⅰ 相似,任然采用变化重复的二句体结构。作曲家用柔和、暗淡的小调式来表现这段恬静的音乐,整个旋律线条都围绕着调式的主音A进行。爱情主题铺设着华莱士与梅伦的情感发展,虽然它是贯穿于整个影片之中,但当梅伦被英军处死后,爱情主题的出现就不再由风笛演奏,而是改用长笛或弦乐器。因此风笛主奏爱情主题的形式,只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出现。
爱情主题是那样的优美而哀怨,冥冥之中蕴含着对自由的向往,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无法阻挡对爱情的渴望。
爱尔兰风笛被霍纳巧妙地运用到每一段音乐中,与其他民族的风笛相比,爱尔兰风笛的音域更为宽广,同时还有特殊的和音效果,因此显得更为甜美。影片中这段重要的爱情主题音乐,就是詹姆斯.霍纳根据爱尔兰一首传统风笛曲改编而成,当他用风笛独奏时,旋律显得甜美而又带有几分忧伤,跟弦乐与长笛的合奏与爱尔兰风笛交相呼应时,主题又显得格外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是霍纳创作最为旺盛的一个阶段,例如《秋日传奇》《勇敢者的游戏》《泰坦尼克号》等影片都出自这个时期。而在1995年这一年之中,霍纳就写出了6部影片的配乐,其中也包括这部《勇敢的心》尽管当年这部影片的配乐没有获得奥斯奖,是因为霍纳同年创作的另一部影片《阿波罗13号》同时入围了奥斯卡,导致了评委们的选票分散,最终两部影片的配乐都没有得奖。但在乐迷眼中,这两部影片的配乐,仍不失为霍纳的上乘之作。
在电影这个充满好奇的世界里,传奇的英雄史诗,最终是少不了浪漫的爱情,这部《勇敢的心》也不例外,华莱士这位苏格兰英雄不但赢得了人民的崇敬,也俘获了英国王妃的芳心。而霍纳并没有为他们的这段爱情故事创作新的旋律,而是将影片的爱情主题再次重现,并在和声和配乐手法上略作调整,把王妃内心矛盾的世界和两人生成的爱细腻的描绘出来。
在配乐录制过程中,制片方邀请了伦敦交响团和维斯尼斯特教堂合唱团,熟悉古典音乐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这两个团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两个乐团,他们高质量的演出成功呈现出了高质量配乐中史诗般的恢宏与震撼感,将这个英雄与传奇的故事演绎得感人至深。
终曲《Freedom》,影片中结构最完整的一首乐曲。首先由独奏圆号反复吹奏相同的三音级进的旋律,整个乐队以不断丰富的配器与推波助澜的和声来衬托这个表现苏格兰宽广、雄伟的景色的主题;随后风笛以高亢的基调拉出了英雄的主题。
我们一定记得,影片中华莱士躺在绞刑台上,用尽全身力气发出的最后的呐喊:“Freedom!”不禁要为这一颗勇敢的心而敬佩。然后乐曲回到A段,在英雄主题再现的时候,两个主题 交织在了一起,形成了全片配乐中最振奋人心的高潮。这一段表露出霍纳高超的作曲技巧。随后合唱加入进来旋律变的舒缓优美,这是最高贵的爱情的赞颂。这首长达七分半钟的终曲,含概了全篇的剧情,给了片子一个有力的结尾。
在影片的最后,霍纳用这首长达七分半的音乐《Freedom》作为影片的终曲,他将片中多个主题旋律有机的结合,并在乐曲的最后,以多声部风笛重奏的形式将它们汇集到一起交相呼应。吹响了争取自由的号召!将音乐推向了最高潮!同时也昭示着苏格兰人民将继承华莱士的遗志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一起创造美好的声音世界!
声音工作者和影视声音迷的家:
LocationSound.cn同期录音网
求推广求扩散求添加
请长按上面二维码扫描添加
阅读更多请猛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