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基础知识365-第7课-声音的速度列表
声速又称音速,定义为:声速表示声音在1秒钟内传播的距离。物理意义:声速是表示声音在介质中传播快慢的物理量,是介质中微弱压强扰动的传播速度,其大小因媒质的性质和状态而异。空气中的音速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条件下约为340m/s。
计算公式为:

不同介质中声速差别很大
空气(15℃):340米每秒,
空气(25℃):346米每秒,
水(常温):1500米每秒,
海水(25℃)1530米每秒,
钢铁:5200米每秒,
冰:3160米每秒
软木:500米每秒,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与压强和温度有关。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每上升/下降5℃,声音的速度上升/下降3m/s。
声音的传播最关键的因素是要有介质,介质指的是所有固体,液体和气体,这是声音能传播的前提。物理参量有声源离观察者的距离,声源的震动频率,传播介质有关。
声音的传播速度随物质的坚韧性的增大而增加,物质的密度减小而减少. 如:声音在冰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水的传播速度快.冰的坚韧性比水的坚韧性强,但是水的密度大于冰.这减少了声音在水与冰的传播速度的差距.
格式可写为: c=p*C
c=声速
C=坚韧性(coefficient of stiffness)
p=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