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来搞声音的他,一不小心自成一派了? | 声艺坊
“声艺坊”栏目将对与声音相关,特别是影像声音相关的有意思好玩的艺术形式、内容、艺术家进行报道。
近期连载的这一系列文章,将为您介绍几个独具特色的声音艺术家,他们的艺术作品和理念在2021年的今天仍然具有价值,而且每个人都有值得关注的特别之处。
比如上周我们介绍的与技术作伴,教人工智能“唱歌”的 Holly Herndon:声艺坊:教人工智能“唱歌”的声音艺术家,和她的作品。
今天介绍第二位:多领域跨界大师,极具特色的 Carsten Nicolai。
一直在跨界,不断在超越
他的音乐作品与他的艺术作品相呼应。
他将自己的声音实验带入了电子音乐领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符号、声学和视觉符号代码,将电子音乐作为孕育自创声学和视觉符号的摇篮。他与其他音乐家合作开展多样化的音乐项目,并且在欧洲、亚洲、南美和美国等地区都进行了广泛的巡回演出。对了,
他还为电影《荒野猎人》(The Revenant) 配乐了,不过用的是自己的化名Alva Noto,该片配乐获得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和评论家选择奖等提名。
除此之外,由于风景园林专业的背景,
他的装置作品往往具有极简主义美学,其优雅和一致性非常吸引人。他的作品曾在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蓬皮杜中心和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展出。 来看个视频,了解一下Carsten Nicolai:可以说,Carsten Nicolai一直在跨界,不断尝试超越自己。最了不起的是,他能把自己所涉及的多个领域打通,相互融合,在交叉之处生出新的艺术创想,并以极具特色的手法在声音艺术领域自成一派。
Nicolai有一系列非常特别的声音可视化艺术作品,但其实,让他走上这条路的是一次在音乐领域的误打误撞。1997年,他和合作者Ryoji Ikeda在荷兰的一次群展中相遇,随后成为朋友。2001 年,当他们在柏林制作 cyclo. 的第一张音乐专辑时,都完全着迷于音乐在示波器中形成的美丽之中。

据他们介绍:“由普通音乐或我们的声音产生的图形通常是很随机的,或者会形成无趣的图案,但是我们在音乐中使用了很多不寻常的声音波形,这使得到的图形非常几何。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发现了隐藏在我们音乐中的某种数学之美。”
后来,他们俩决定将示波器屏幕上生成精美几何图形的声音波形存档在一本名为 cyclo 的百科全书中并编号,以声音的形象和声音本身为特色。
数学在该艺术作品中起着关键作用。Nicolai认为,这是一个合作的音乐/艺术作品,同时也是一个专注于将声音与视觉结合并分析其关系的过程。他说:“我们创建了一个基于声音的图像档案。这是深入分析声音、了解音频数据和图像之间关系的起点。这个项目已经进行了20年,还邀请了很多在声音美学方面有类似兴趣的国际艺术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了解声音和图像之间的相关性,并创建一个最精确的软件来帮助我们进行可视化和记录。 当然,在理解分析的过程中,数学起了主要作用。我们的成果是两张 CD 和前面提到的那本书。”

他们的现场表演往往由模块化元素组成,通过实时组合、编排、混合、分层和创建声音内容,让所有声音内容由软件实时可视化,表达对视觉和声音的理解。 如此特别的艺术作品,如何去欣赏它呢?作为观众,你可以“看到”并“体验”cyclo这个作品。具体来说,该作品有两个层次:在第一个层次,你可以纯粹享受声音内容及其转换为图像的乐趣。对听者来说,需要知道这些图像都是对所播放声音的纯图形分析——这意味着所有图像都是由声音本身创建的并生成的。
在第二个层次,你可以尝试理解图像的内容,比如你可以尝试去想这些图像与左右声道、频率和振幅的相关性。视觉图像不仅是图形表示,还能为你提供有关声音数据的信息,这是很特别的。
请看视频,欣赏两人合作的作品cyclo.片段:
以他的声音装置作品334m/s 为例,它将声速可视化:两个管子里装满了丙烷气,丙烷气由自动装置点燃。火焰穿过管子,起初很慢,但后来越来越快,直到以声速传播。达到了一个临界点:火与气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引起巨大的爆炸。突然又安静了,循环又开始了。
334m/s包含了 Nicolai 的许多核心概念,混沌元素被引入静止状态并增加直到达到放电点,最终再次返回空闲状态。这件作品是循环的,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这种秩序与混乱之间的游戏是Nicolai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此外,他专注于无形和短暂——正是火焰让我们看到了气体——
他的许多作品都是这样,将无形的物理过程变成了我们可以亲眼看到的东西。

Nicolai和各个领域的艺术家、音乐家合作过,发生过不少趣事。他曾在采访中提到跟坂本龙一的合作经历,笑谈当初认识的时候,他俩根本不在一个频道。Nicolai做音乐的节奏就是频率和时间,在他的体系里,没有分拍,也没有小节。他只知道基本的频率是50hz,因为电力是以同样的方式在振动。
但是这种衡量体系跟坂本龙一的节拍体系显然不匹配。最接近A调的是55赫兹,所以比Nicolai衡量的高出5赫兹。Nicolai认为不能调整乐器来适应这样的变化,听辨也听辨不出来,于是只好每次坂本龙一说A调或者B调的时候,他就脑子里立马对应相应的赫兹数。龙一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他调整,让他俩更友好合作。
往期声艺坊精彩内容:
声艺坊第一期:Foley拟音艺术表演(上)|(下)| 声艺坊第二期:纽约公园的呼吸声音 | 声艺坊第三期:“声音制造”-声音艺术家Diego Stocco
还在为实际工作中的声音问题苦恼吗?
影像声音制作集训火热报名中!
业内大咖,小班授课,
名额有限,报满即止!
(点击下图了解)
同期录音网
公众号|locationsound_cn
服务微信|locationsound


同期录音网
公众号|locationsound_cn
服务微信|locations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