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后期音频基础(四)- 影视声音后期制作系统及DAW 下
4.音频工作站
继续DAW 数字音频工作的内容站,没有看上期的请点击影视后期音频基础(四)- 音频后期制作系统及DAW 上。还有前几期声音后期制作的流程的文章也可以补看:影视后期声音基础(一)-电影声音后期制作流程 | (二)声音后期制作分工及角色 | (三)声音编辑 等基础内容。以及DAW番外篇:常用知名DAW列表及简介 (一) 影视后期音频基础番外篇
|常用知名DAW列表及简介 (二) 影视后期音频基础番外篇 |
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数字音频工作站DAW的早期尝试面临着诸如存储的高价格以及当时Cpu处理和磁盘速度极慢的限制。
1978年,Soundstream(1977年制造了第一台商用数字录音机之一)构建了可以被认为是第一个使用当时最新的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数字音频工作站。
虽然叫数字磁带录音机,但已具备编辑功能
Soundstream系统是一个基于50kHz / 16Bit的系统,可将音频存储在高速磁带录音机上。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其广泛而强大的编辑和交叉淡入淡出功能。该系统最初仅通过每个项目或每小时的租金提供 – 使用了超过十年。
Stockham在1977年10月的AES杂志上发表的论文预测未来将在口袋大小的490MB数字光盘上进行,并以42.5 kHz的频率进行60分钟的声音采样。五年后,索尼/飞利浦推出CD,这是一种口袋大小的数字光盘格式,在540MB光盘上以44.1 kHz的采样率存储60多分钟。
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许多消费级的计算机,如MSX(YAMAHA 雅马哈CX5M),Apple Macintosh,Atari ST和Commodore Amiga,开始拥有足够的能力来处理数字音频编辑。
YAMAHA 雅马哈CX5M组成的整套音频编辑系统
最早音乐工程师使用Macromedia公司的Soundedit(2005年被Adobe收购),Microdeal公司的Replay
Professional和Digidesign公司的“Sound Tools”(Pro Tools早期名称)和“Sound
Designer”来编辑音频采样软件,用于配合E-mu Emulator II和Akai S900等键盘采样。很快,人们开始使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双轨音频编辑及CD 母带制作。
最早的Sound Tools
1989年,Sonic Solutions发布了第一个专业(48Khz,24Bit)基于磁盘的非线性音频编辑系统。在苹果的Mac IIfx计算机使用的Sonic System,它是在早期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卢卡斯对现代电影声音的发展起了太大的作用“现代启示录”与5.1环绕声诞生) 研究的Sprocket Systems基础上完成的,具有完整的CD预制,集成控制索尼当时行业标准的U-matic磁带数字音频编辑器的功能。这套Sonic System音频软件与硬件的这种组合是现在被称为数字音频工作站DAW的最早商业示例。
九十年代初期,是DAW软件大发展时期。在1993年Digidesign推出Pro Tools软件之后,许多主要录音工作室终于转向“数字化” ,Pro Tools仿照大多数模拟录音设备中的传统方法和信号流方式进行建模。此前,大多数DAW都是基于Apple Mac的(例如,Pro Tools,Studer Dyaxis,Sonic Solutions)。大约在1992年,第一批基于Windows的DAW开始出现,诸如IQS
Innovative Quality Software(现在的SAWStudio),Soundscape Digital
Technology,SADiE,Echo Digital Audio和Spectral Synthesis等公司纷纷推出,不过此时所有系统都必须使用专用硬件进行音频处理。
1993年,德国公司Steinberg发布了Cubase Audio,运行在Atari Falcon 030电脑上。该版本DAW软件带有内置DSP效果,仅使用电脑本机硬件就可以进行8轨音频录制和播放。
1996年,Steinberg推出了Cubase VST,它可以在Apple Macintosh上录制和播放多达32轨数字音频,且无需任何外部DSP硬件。Cubase不仅建模了一个类似磁带的界面进行录制和编辑,而且还模拟了模拟工作室中常见的整个混音台和效果器。Cubase VST成为目前大部分主流DAW的基本构架,在功能和价格方面彻底改变了DAW世界。
Cubase VST
最终关于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内容还是要落脚到Pro Tools,多年来,Pro Tools已经成为专业影视声音制作的行业标准。就像太多在Mac或PC之间对比哪个最好的争论一样,数字音频工作站(DAW)领域也存在类似的争论,当然它只是:用Pro Tools或者不用Pro Tools。
Pro Tools是由AVID出品的,AVID也是出品Media Composer非线剪辑系统的公司,同时AVID还生产相关的硬件。
Pro Tools 高端HDX
最新发布的Pro Tools 2019无论是在电影、电视、视频游戏还是网络视频中工作,都可以创建完美的音轨。根据用户对ADR,Foley,音效,作曲,声音设计等的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音频后期制作软硬件解决方案。
- 通过Pro Tools和Avid集成控制界面轻松录制,编辑和混音,克服低效率问题
- 创建身临其境的多声道环绕声混音,从立体声到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和360全球场的Ambisonics
- 通过在Pro Tools中启动高清视频并将Media Composer序列与会话工程同步
- 使用插件,弹性音频,剪辑效果,淡入淡出等,获得操纵各种录制声音所需的灵活性
- 通过强大的DSP系统和控制界面有效管理大量素材
- 通过高级自动化,快照调用和精确的实际控制来加速复杂的任务
- 通过自定义混音布局和窗口配置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 通过共享媒体并远程与您的团队协作,简化断开连接的工作流程
- 使用免费的Avid Link应用程序查找配音人才和其他创意人员以进行协作
Pro Tools 2019界面
在专业音频领域,当数字音频成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技术时,Pro Tools不仅使用简单,而且还具有扩展从计算机到声音设备的能力。Pro Tools的一大优点,它的界面像我们音频工程师从模拟时代所习惯的虚拟版本。首要窗口是一组音频轨道编辑界面,另一整个窗口是虚拟的混音控制台,其布局与我们多年来使用的所有控制台一样,功能更多。这个熟悉的Pro Tools界面让与控台和混音面板打交道的人能够快速上手,可以非常简单直观地分配插入和总线以及路径。Pro Tools很快占领市场成为影视声音制作的标准,并且一代又一代被更多的人所接受,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Pro Tools的混音界面截图
Pro Tools优势功能之一是能够创建虚拟混音区。只需单击鼠标即可创建轨道、总线、辅助设备、VCA、缩混音轨、终混音轨以及任何所需内容。当它的布局铺好时,它看起来就像我们都熟知的混音硬件面板。控制面板为Pro Tools和音频工作站提供了触控感,如同硬件一般的感觉,同时保留了计算机软件程序的强大功能。
Pro Tools编辑窗口的截图
Pro Tools的另一大优势是有功能强大的各种周边硬件配合,包括从音频接口、DSP加速到混音控台等等,不同的“配置”支持从个人工作室到大型电影混音棚,特别是在AVID S6控台系统推出后,目前成为了几乎所有电影混音棚的“标配”。
Avid S6 控台界面
对于影视声音制作,声音最终还要交付并与视频合成播出,Pro Tools支持各种主流的影视声音格式输出,包括从单声道、立体声、5.1、7.1、全景声,Ambisonics 360等各种格式。不仅是影视声音制作,音乐制作等,Pro Tools可应用在各种声音制作领域,这就为整个复杂的影视制作提供了兼容性,在我们的影视声音后期分工的文章中(影视后期音频基础(二)-声音后期制作分工及角色),大家可以看到有各种不同的分工及工作阶段,如此强大、多功能、不同配置可适合不同应用的Pro Tools几乎成为了唯一。
现在,声音后期制作已经离不开音频插件,甚至从某种意义来说,音频插件的重要性不低于DAW软件本身。音频插件可以在计算机程序中添加或增强与音频相关的功能,最早来源于音频处理硬件的软件化。这种功能可以包括数字音频信号图形化显示、数字音频信号的处理或声音合成等等功能。音频插件通常提供独立的用户界面,包含GUI小部件用于可视化的控制插件的相关参数。
目前最流行的降噪插件iZotope RX7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音频插件,每个插件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从而扩展了可能的声音和操作的整体变化。有些插件是DAW自带的,也有免费与单独收费的,这些插件的一些功能包括数字效果单元,可以对信号进行distortion失真,resonators谐振,equalizers均衡,synthesizers合成,compressors压缩,chorus合唱,virtual amp虚拟放大,limiter限幅,phaser移相和flangers镶边等处理,同时也预制一些相关处理方案。有些复杂的插件,例如降噪插件等综合很多智能化的分析及综合处理手段,成为影视声音制作必备的工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操纵声波的形式,简单的声音的音调,音调和速度,并将其转化为不同的东西,为了获得更加独特的声音,可以在层中使用多个插件,并进一步自动化以操纵原始声音并将其塑造成全新的样本。

更多声音后期专题第一季文章:
影视声音后期制作专题 第一季 开始!|中小型声音后期工作室的成功经验 创始人专访| 对话好莱坞声音编辑混音大师Beau Borders 上 | 下|
影视后期音频基础(一)-电影声音后期制作流程 |(二)-声音后期制作分工及角色 |(三)-声音编辑 |(四)- 音频后期制作系统及DAW 上|
当他们“听”到我们 后期音轨 上|下|声音后期:全景声独立电影《宝贝男孩》|女声音编辑总监谈《玩具总动员4》后期制作上|下|独立电影《老游冰岛》声音后期制作幕后 视频| 《哪吒》之 声音后期制作|戛纳入围《北极》:声音后期团队综合谈 上|中|下|《徒手攀岩 FREE SOLO》 之声音|对话好莱坞声音大师Beau Borders上|下|
欢迎加入我们的“影视声音后期讨论群”中!一起来讨论声音后期!入群加我们服务小编的微信号:locationsound,注明入后期群1
近期精彩声音制作内容
影视声音后期制作专题 第一季 |影视后期音频基础1-电影声音后期制作流程|2声音后期制作分工及角色|3声音编辑|4DAW|
Birtv 2019 | 第一日 Zoom F6国内首秀 | 第二日|第三日|第四日|
所属专题:
分享海报

影视后期音频基础(四)- 影视声音后期制作系统及DAW 下
影视后期声音基础Post Production Basic<br>4.音频工作站<br><br> <br><br>继续DAW 数字音频…
同期录音网
声音制作中文首站
评论
A 为本文作者,G 为游客总数:0